目前分類:聯盟活動 (13)
- Jun 06 Sun 2010 07:02
打掃避難屋
- May 16 Sun 2010 21:30
災區農民到台南世貿旅展賣水蜜桃
那瑪夏鄉達卡努瓦村的農民為了促銷風災後倖存的水蜜桃,特地到台南世貿旅展賣水蜜桃,南盟的阿布說,每天她從原鄉到外地,天未光就出門,夜入黑還要開車走危險的山路回家,一回到家還要整理家務安頓小孩,她每晚都不知道是怎樣爬上床睡覺的,因此若大家也愛吃喜歡水蜜桃,就請你支持在原鄉努力生活的我們。
訂購期間為4/26至5/31,歡迎您即刻用行動支持我們。
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與江先生或江太太(0937672084、0937541801)聯繫
傳真:(07)670-1379
una.tsou@msa.hinet.net ; yungtai1024@kimo.com;
訂單請按這裡「那瑪夏鄉水蜜桃訂單」
- May 16 Sun 2010 20:57
2010卡那卡那富河祭-小朋友表演排練
那瑪夏鄉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文化成長班的小朋友為了2010卡那卡那富河祭,每天放學後就到成長班教室外的廣場練舞,這一天不僅小朋友穿上傳統服飾賣力練習,就連成長班的老師及媽媽們也下場練習。
- Mar 18 Thu 2010 08:26
請給部落原住民兒童一個未來-「支持部落互助托育計畫」連署書
連署網頁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10031317583200
連署說明:
原住民部落地區長期以來面臨公共托育體系供給不足,公立幼稚園(國小附設幼稚園)僅收四歲以上兒童,且因為小學招收人數不足,面臨廢校危機;公立托兒所招收四至六歲幼兒,卻因原民鄉鎮公所財政窘困,使用空間問題紛紛撤班;私立園所若以營利為目的,更不可能在部落設立園所。
原住民族家庭父母因為收入不穩定,家庭經濟所得普遍較低,其中單親家庭有12﹪,加以部落工作機會不多,需要至都市工作,造成比例偏高之隔代教養。一般部落家庭也無力負擔昂貴的私立托育園所費用,若再因幼托照顧機制不足,使得兒童無法獲得良好照顧,明顯有資源分配不均與結構性機會不足之弱勢,將使得兒童未能奠定良好發展基礎,更別談及有機會奠定其族群文化的發展及兒童的未來。原住民兒童早已輸在起跑點上,更遑論其未來。
- Jan 21 Thu 2010 21:27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嚴正聲明
回應高雄縣長楊秋興縣長與中國時報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嚴正聲明
2010.01.21
中國時報【20100121/溫蘭魁】〈逼災民離營?楊秋興:陳情者非那瑪夏災民〉報導「對此,高雄縣長楊秋興今天(21號)表示,根據那瑪夏鄉鄉長伊斯坦大.呼頌向他回報,陳情的根本不是那瑪夏災民。」本聯盟必須指出,當天記者會災區發言人阿布娪為那瑪夏達卡努瓦村民,同時亦為高雄縣安置地點仁美營區自治會會長,本項指控並不符實,中國時報記者溫蘭魁沒有求証事實便加以報導,未盡新聞記者求證事實之責。再者,楊秋興縣長完全迴避記者會質疑之三項事實:
一、 民權國小將在紅色警戒區復課,讓孩童無法離災就學;
- Jan 19 Tue 2010 19:53
[那瑪夏鄉民權國小必須在土石流紅色警戒區復課?!]記者會
救災無力、安置無情、重建無能的馬楊政府
高雄縣那瑪夏鄉民權國小必須在土石流紅色警戒區復課?!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
2010.01.20
本月21號,莫拉克風災過後第165天,高雄縣長楊秋興不顧災民擔心、恐懼、遲疑與反對的聲浪,下令那瑪夏及桃源鄉民全數返鄉,僅剩願意永久搬遷至慈濟大愛園區的原住民可留在安置營區,導致那瑪夏鄉民權國小將在土石流紅色警戒區(三民國中原址)復學,三民國中學生則繼續留在山下,若家中同時有國中、國小的孩子,到底家長要怎麼辦?本聯盟強烈質疑中央及地方政府為追求重建效率與考量年底縣市合併選舉,不願妥善處理災民安置問題,犧牲災區學童權益,違反聯合國〈國內流離失所問題指導原則〉第七條「確保同一家庭成員不被拆散」之基本人權。
- Nov 30 Mon 2009 14:15
20091129 給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外國媒體的新聞稿
S.T.A.R. Press Releases For U.N. Copenhage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The Taiwan Government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Destroying The Natural Ecosystems Of Indigenous Lands
- Nov 24 Tue 2009 19:42
反對本末倒置、漠視災民訴求的中央重建政策
原住民族5族大集結,批判
「本末倒置、荒腔走板、漠視災民需求的中央重建政策!」
請讓我們自己決定如何有尊嚴地回家!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即將在11月25日上午於行政院召開第八次會議,會上將討論攸關災區未來發展的重大議題,引起原住民族極度不安。災後百日,災區不斷提出「中繼安置」要求,一直遭受中央漠視。政府不斷逼迫原住民族遷村,卻不給土地,毫無保障。甚至尚未安置妥當,即草率在原鄉「劃設特定區域」,企圖打掉建築物,設限使用權。這一連串作為,引起眾多受災原住民族的憤怒。災後重建的過程,政府漠視災區住民的主體性,重建委員會災民代表性不足,決定遷村關鍵的安全鑑定與特定區域劃定,更缺乏部落有效參與機制,也不追究造成山林災害的真正原因。上述總總政府草率粗暴的重建方式,已經引起災區原住民族惶惶不安,流離失所。因此,南部災區原住民族,將發起一次前所未見的團結行動,我們五大族群,包括魯凱族、排灣族、布農族、鄒族、小林平埔族,要來到行政院前表達三大訴求,要求中央重建會回應:
一、停止劃定特定區域:捍衛原鄉生存權,察明災變原因及安全狀況。粗暴草率劃定特定區域,會讓原住民「失去永遠的家」!
- Nov 12 Thu 2009 14:12
災後百日‧原民怒吼
網路連署: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09111210312900
災後百日‧原民怒吼
請荒腔走板的政府按部就班進行災後重建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 2009/11/14
- Sep 10 Thu 2009 17:16
正視災後重建過程中的原住民主體_現場紀實報導
由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發起「正視災後重建過程中的原住民主體」記者會,於2009年的9月9日在屏東縣瑪家鄉原住民文化園區召開,集合南部地區原住民團體發表原住民部落重建聯盟對於莫拉克災後安置重建的十點訴求,批判政府從來不承認原住民族保護山林的智慧,以國家機器破壞山林之際,卻要以原住民遷村作為代罪羔羊,災後以種種「效率」和「善意」的宣稱,持續剝削原住民族,造成原住民族的浩劫。
這次記者會集結了幾個重要的部落聯盟團體,集體申張災後重建中的原住民主體。與會的單位有:南方部落重建聯盟, 魯凱民族議會、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好茶遷村推動委員會、鄒族青年行動聯盟、屏東縣霧台愛鄉發展協會、達瓦蘭(大社)部落重建運轉中心等。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的台邦.撒沙勒表示,八八風災,從東魯凱到西魯凱,八個有六個部落有土地的崩落與滑動。這次的議題不是單一部落,也不是幾個災民受創,也不是幾間組合屋的問題,而是整個族群面臨消失的危機。魯凱族的頭目與長老都覺得現在應該是不分彼此不分部落,共同面對苦難跟未來。上週六第一次召開魯凱民族議會,發表四個主張與聲明。魯凱族希望結合其他各族群各部落,在中央山脈的各角落,呼籲大家看到民族的苦難,一起面臨部落的文化、社會與產業重建的問題。
- Sep 07 Mon 2009 18:42
「正視災後重建過程的原住民主體」記者會
- Sep 05 Sat 2009 11:58
本聯盟八月份工作報告(上)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
救災及緊急安置階段之工作報告(2009.8.12~2009.8.31)
南方部落聯盟成立於2009年三月,原本是南方原住民組織工作者互通訊息,交換工作經驗、討論議題與提供支持的網絡平台。2009年莫拉克引發的八八風災,重創南台灣,原住民部落的人民更因此風災而流離失所。南方部落聯盟的工作者,決定組織起來,形成南方部落重建聯盟(Southern Tribe Alliance for Reconstruction, 簡稱STAR),結合原鄉婦女組織、族群、性別、教育、環境等非營利組織與自治會等團體,是個原漢混合的工作團隊,一起為南方部落的重建工作而努力。
這個工作報告區分為「深耕」與「議題」兩個部份,由目前聯盟漢人志工林津如來撰寫,並經聯盟修正之後發表,雖然掌握了聯盟的大事,但仍非由原汁原味地由原住民工作者來書寫,讓我們期待未來的工作報告。
本階段大事紀
- 2009.8.10.那瑪夏青年於自主發起那瑪夏自救會,南方部落聯盟於2009.8.12與之協力,投入救災工作。
- 2009.8. 22 那瑪夏鄉自救會,因青年需就學、就業等,而決定結束緊急救援工作。
- 2009.8. 22. 南方部落聯盟決議轉型成「南方部落重建聯盟」,於旗山設置辦公室。
- 2009.8.24. 聯盟召開「部落老人要回家」紀者會。
- 2009.8.24-31,重建聯盟提出種種政策建議,並持續與災區自治會的互動。
- 2009.8.31. 分散於各地的族人,以村為單位,集中安置於營區。
- Sep 02 Wed 2009 09:35
回家的路,給我多點時間!
回家的路,給我多點時間!
★前言
政府刻意忽略原住民部落為主要災區的事實,壓抑部落達成集體共識的可能性,又強力推行
擴張公權力的﹁重建條例﹂,將導致部落復原的議題簡化為硬體搶建,使得原住民文化長期
發展的可能性徹底被淹沒。
★作者